科技日报:以赛促学 以赛促建 走建设行业工匠人才培养之路
  • 时间:2018-06-21
  • 点击:9145
  • 来源:乐动在线登录官网,乐动(中国)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dxsb/html/2018-06/21/content_397422.htm?div=-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0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成为该组织的第53个成员,同时自2015年开始国务院将每年5月的第2周定为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国开启了培养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的阀门,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选手参加了47个项目比赛,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其中建设行业获得瓷砖贴面项目和砌筑项目两枚金牌,为建设行业的世赛推广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升贡献了中国的力量。2018年5月5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在乐动在线登录官网,乐动(中国)开幕,这是今年在该学院举办的第二场争夺国赛“入场券”的比赛。

乐动在线登录官网,乐动(中国)是一所依托建设行业,秉持行业特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办学30余年来,学校累计为城乡建设行业培养和输送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万余名。正如该学院党委书记孙晓文所说,加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技能比赛,是提高广大职院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需要,更是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工匠人才的迫切要求。一直以来,乐动在线登录官网,乐动(中国)始终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把办赛、参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路径,致力于通过技能大赛的深度实践,打造一支能够不断与先进理念和优秀培养模式接轨的专业教师队伍,营造一种集“精”“静”“竟”于一体的工匠文化竞技氛围,走出一条建设行业工匠人才培养的新道路。近年来,该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通过校级、市级等各级各类选拔年均参加省赛、国赛、行业赛等技能大赛的人数达40余人次,获奖率高达75%以上。

罗俊祥,乐动在线登录官网,乐动(中国)2012届城镇规划专业毕业生,入学第二年开始接触技能大赛,直到定岗实习,2010年获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技术比赛一等奖,2011年获江苏省技能大赛测量项目二等奖。现在的他是一名建设行业的高技术管理人才,就职于苏州开普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下,目前他全面负责公司海外印尼诸多项目的地形测绘、地质勘察、岩土智力以及桩基工程施工项目。他对记者说:“技能大赛对我影响很大,自己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技能大赛改变了我很多,尤其是在集训时的经历,新的环境、新的团队、新的挑战,这些对我在踏入工作岗位后不拘泥于测绘工作都有很多的帮助,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很重要。”

吴俊,乐动在线登录官网,乐动(中国)2011届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入学第三年开始接触工程测量课程,兴趣加上执着的努力,使他在很短的时间里踏上技能大赛的征程,2009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一等奖。通过自己的努力,吴俊现在是该学院的一名测量专任教师,在岗位上继续着他的技能大赛梦,并把他的技能大赛梦传递给一个个拥有建设梦的城建学子,严谨治学、真情执教。2015年获得了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量赛项教师组一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量赛项获得三等奖。他对技能大赛感触最多的是:“技能大赛让我明白了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的重要性,一次次的选拔赛、淘汰赛,磨练了我,这是珍贵的隐性财富,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在潜移默化的发挥作用,要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

赵益,乐动在线登录官网,乐动(中国)2015届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面对633的中考高分他放弃进入常州最好重点高中就读的机会,选择到职业院校学习,同学的疑惑和议论并没有影响他,一年级的暑假,他开始接触技能大赛,在校期间获得江苏省技能大赛算量项目中职、高职一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工程造价比赛一等奖,全国第5届BIM信息建模大赛一等奖等等。目前他实习于一家公司,主要从事工程预决算编制和现场计量及成本控制。赵益的技能大赛之路正如他入校时坚定走自己的路一样,一步步走的踏实、走的铿锵有力。就像他说的一样:“不去读高中是我自己的决定,职业教育同样可以缔造成功,技能大赛的经历是很辛苦的,但又是快乐的,在和别的学校比拼时,我既结交了朋友,还切磋了技艺。我的生涯规划很清晰,等我积累的足够的经验和资本,我会自己创业。”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工匠精神是敬业、是精益、是专注、是创新。技能大赛的“苦”“劳”“精”是传承工匠精神、实践工匠品质的“一剂良方”。(朱梅芳 袁梅)